最近,不少朋友在朋友圈晒起了“娃”,这里说的娃并不是指家里的娃,而是一款手游,名叫“旅行青蛙”。
刚开始大家还没有觉得到这个游戏有什么好玩的,尤其是全日文的场景,让人不懂在说什么,但是自从网上有了翻译版的介绍之后,《旅途青蛙》开始成为一款火爆的游戏。仅仅一周的功夫,《旅行青蛙》就在各大游戏app下载榜中占据了前三的位置,之前火爆的《恋与制作人》已经被挤出榜单了。
这究竟是一款什么样的游戏,竟然有如此大的魅力呢?玩家主要在三个界面切换场景:庭院,小屋和商店。玩家可以在庭院摘取三叶草在商店为青蛙兑换食物、帐篷等旅行设备。这款游戏勾引了无数网民的心,已经刷遍全网。
这款游戏就跟病毒一样在人群中迅速传播,网友们相继从“吸猫”“吸狗”变成了“吸蛙”。很多人玩家一玩这个游戏就“入戏”了,不辞辛劳地为自己的娃拔草,满怀期待地等待自己的蛙给自己带回旅行照片和礼物,要是很久没回来就整天挂在嘴边,跟自己家的娃真的丢失了一样抑郁。更加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很多人竟然因为玩了这个游戏,竟然不愿意再吃干锅牛蛙,餐厅里关于“蛙”的菜品,点单率急剧下降。
好吧,玩这款游戏的人都已经“丧心病狂”了,这年头好像不在朋友圈晒个“娃”都好像落伍了,不玩还不好意思。那么这只会旅行的青蛙为什么就火了?为了一探究竟,于是我也决定赶个时髦,在应用商城下了个中文版的“旅行青蛙”,领了个“娃”养起来,在体验了几天之后,终于得到了一些答案,当然都是我自己的一知半解。
首先, Hit-Point 选对了题材,并且给它赋予了可爱的外表。你可别小看它,外在的吸引力是能让玩家选择你的第一步。换句话说就是,这款游戏和玩家有没有眼缘——我在应用商店里看截图就没有下载的冲动,你里面做的再好谁又能知道呢?这事儿还真挺外貌协会的!特别是这种放置类的游戏,要么可爱、要么奇怪。显然可爱的路线更为保险,更符合大众的审美,小猫小狗做的人太多了,这次就换成了小青蛙。
其次,之所有这款游戏能圈这么多粉,从客观上来说它画风清奇简单,操作起来也非常容易上手,不像之前的王者荣耀、吃鸡、QQ飞车等手游操作系数高,就跟之前也火过一把的农场类游戏一样,只要你识字按步奏就可以玩,不考验你的意识和手速,所以它是一款男女老少皆能上手的游戏。
最后,用户能够从这款游戏中获精神寄托,特别是对于那些单身或者尚未成家的人群。每天的工作学习都是按部就班,突然养这么一只娃剧感觉有点精神寄托了,每天都会想它是不是又在一个劲吃你给他买的便当,又或是坐在床上陷入学习无法自拔。如果它出去了,你就会想它去哪里旅游了,会给你寄什么照片和礼物回来,要是很久不会来,你就会巴不得全程贴告示去寻找它,这种精神寄托是那些“暴力”手游无法做到的。
其实,之前Hit-Point也出过类似的手游,数年前,Hit-Point曾推出养猫类游戏《猫咪后院》,火过一段时间但是去年7月份开始没落。相比较于《猫咪后院》,《青蛙旅行》的游戏体验更加充满未知性,对于它能够在这个百花齐放飞的手游市场火多久,一切都还无法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