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说的媒介素养到底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17-12-22 18:11

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叫《处在信息爆炸旋涡中的我们》,文中大致的介绍了一下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被裹挟在巨量的数据信息中,迷茫而不知所措。我们该怎样去对待围绕在身边“燕瘦环肥”的各式数据?我们该怎么对待这个“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网络世界?

文末我甩了一个小包袱:媒介素养。

1.jpg

我认为,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大量的网络数据就像是的大量的汽车一样,我们不可能禁止汽车的发展售卖,这是逆历史的,但是我们可以提高汽车的驾驶要求,我们可以完善汽车的驾驶规范,我们还可以提高个人的思想素质——而些全部转换为互联网思维的话,那就是提高每个人的媒介素养。

 

什么是媒介素养呢?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

 

“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而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2.jpg

嗯……换成“人话”就是,因为传播学在世界的发展历史非常的短小,所以很多的概念并没有清晰具体,大家都信服的定义,就像是世界上的各种经济学家对经济都有自己的理解一样,传播学家对媒介素养也各有自己的理解,然后学者鲁宾,自己就收集整理归纳各方意见,最后总结出,在世界范围的学者人之中,媒介素养主要有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三个层面:

 

坚持“能力模式”的学者认为的媒介素养的概念是指个人对于互联网的利用能力:


你是不是能够在五花八门的网站中找到自己需要信息,自己能够看的懂这些信息,并且还能自己分析这些收集信息是不是能为自己所用,能用的话可以用多少,以及自己懂得如何在各大平台或者网站说一些自己想说的话的能力。

 

坚持“知识模式”的学者认为的媒介素养则是只要在于媒体人:


媒体人如何有效的进行文字、声音、视频的传播?媒体人如何有效的通过各种媒介与受众沟通?媒体人对于各种媒介信息的传播的系统知识掌握了多了?

 

而坚持“理解模式”的学者认为的媒介素养就是个人对于各式媒介所能提供的信息的理解能力:


例如,为什么同一件事情,今日头条的文章内容就和人民日报的文章内容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今日头条的标题可以这样写,而江西日报的标题必须换一种方式?为什么看的微信公众号总是喜欢强调软植入,而新闻联播则完全不在乎?为什么在澎湃新闻端地下的评论就是与在腾讯新闻底下的评论完全不一样?当你明白这些东西背后真正的原因,明白他们所接受的管辖组织不一样,面对的受众群体不一样,需要达到的传播效果不一样的时候,你就不会被它们而轻易的迷惑了心智。

3.jpg

所以,最后的最后,无论你是不是媒体人,该有的媒介素养依旧需要,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对以下四点概括有着很好的理解和接受。

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

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

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以上四点不管你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只要让你对于媒介或者传播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有理性的认识,也可以算是一种进步。

 

 


作者:陈云



处在信息爆炸旋涡中的我们

巨量的信息每时每刻的充斥在身边,有真的经验贴,有假的软文广告,有实在的建议,也有虚伪的套路——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处理信息的真与假?我们该怎么有效的选择合适的信息?

查看详情

很抱歉...小鸽暂时无法与您见面

网站目前暂不支持您正在使用的IE浏览器版本,

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E浏览器或者点击下载以下流行的web浏览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