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8月7日,就有消息声明,阿里巴巴计划将旗下的两个O2O平台饿了么与口碑网合并,并计划为此筹集30亿至50亿美元资金。为此,时代财经还特意分别向阿里集团、饿了么、口碑求证有关传闻,但三方均回应称:“对市场传闻不予评论。”
然而就在事情过去两个多月后,10月12日,饿了么官微、口碑官微、阿里巴巴官微却纷纷发表声明,宣布口碑和饿了么两大本地服务平台合并,共同打造阿里系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阿里CEO张勇在员工信中写道:“在社会商业走向新零售、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和新制造全面结合的数字经济时代的今天,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目标也绝不仅仅是做大餐饮市场,它将承担更大的使命——重新定义城市生活,让生活更美好、更便利。”

当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一成立,阿里巴巴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整合百度外卖,10月15日,百度外卖正式更名为“饿了么星选”。

饿了么星选负责人王景峰说:“饿了么星选将开启全新优质餐饮外卖的变革。”这看似很好的前景,实则是在向竞争对手发起有力挑战。
9月20日,以37亿美元的作价全资收购摩拜的美团在港上市,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的前十二个月,美团年度交易用户总数达3.57亿人,美团在线活跃商家数为510万,每位交易用户平均每年交易笔数达21.4笔。
美团的超级平台扎根于支柱业务,由内延外地扩张体系,借助一体化的服务场景和高频带低频的打法,受阻的因素少、运营更灵活。这或许是应对阿里这种庞大商业生态,美团所具备的主要优势。
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深知本地生活服务重要性的阿里巴巴便率先成立了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这无疑是阿里巴巴占了上风。

因为有了手机淘宝、天猫、阿里健康、零售通、淘票票等与饿了么对接,蜂鸟作为阿里新零售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承担更多配送任务,以及口碑利用手机点单和智慧餐厅帮助线下门店将交易、用户、商品逐步实现数字化和互联网化的升级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阿里巴巴和美团的差距就显而易见了。

以天猫超市为例,用户在手机端下单,依托新零售体系在最近的线下门店直接发货,30分钟即可送货上门。阿里巴巴凭借数字化的本地服务,将延展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完善的线下服务体系,是美团点评完全不具备的。
在生态体系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如何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美团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