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会写稿了,文案工作者该不该慌?

发布时间 :2018-05-07 11:48

时到今日,去年柯洁与阿尔法狗的对战还硝烟未散。这个97年的少年在击败世界所有围棋冠军后,本应迎来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围棋时代,但阿尔法狗半路杀出,人机围棋的厮杀让他面临了最大的落败。

面临两局连败,最后一局柯洁数次哽咽才把比赛进行下去。

 

图片1.png

 

有媒体评论:“柯洁的眼泪是全人类的哭泣,他看到了人类衰败的开始。”

 

这是意识到了人类智慧可能将被远远超越的危机感。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人工智能从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开始,到现在短短62年历史,在语音、图像、自然语言等方面的进步一日千里:从围棋、纸牌、问答、新闻中抓取信息、组合复杂对象、翻译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图像中的概念,再到驾驶汽车、检测信用卡欺诈,评估信用,甚至在复杂的电子商务拍卖中投标。

 

人工智能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着威胁。

 

图片2.png

 

譬如最近让小编虎躯一震的新闻:以色列公司 Articoolo 推出了中文版本的文章生成器,用户只要向 Articoolo 输入 2-5 个单词来描述文章主题,并选择需要的文字长度,就能凭算法在几十秒内帮助生成一篇文章。

 

Articoolo前些年就推出了文章生成器,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广阔于是决定推出中文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师Tal表示这项技术是为那些注重内容的行业和领域提供文案写作服务,想知道用户是否愿意为这项服务付费。

 

图片3.png


Articoolo 推出的AI写文章过程就跟人类一样:接收到主题词汇后,首先它会分析和了解主题内容,并搜寻相关资料;然后,挑出有用的观点和关键词,扩展整体内容;在拿到这些最关联的资源后,它会总结、汇编,创建出全新且有条理的文本。最后,为了识别多级语义,Articoolo 会使用 NLP 引擎改写文章,并验证文章的可读性。而这整个过程不会超过1分钟。

 

可以说是又快又准,这让只要查阅了过多资料就容易一团乱麻的本Low自惭形愧。

 

这么说,AI要来和写文案的小编抢饭碗了?写到这里假装淡定。

 

冷静下来想想,其实人工智能早就涉足传媒界了。

 

2009年美国的职业棒球大联盟季后赛上,一款名为“StatsMonkey”的人工软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篇机器稿件;

 

2015年,腾讯作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启用机器人写稿,并发布了一篇出自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之手的文章;

 

自那以后,国内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巨头,都纷纷开始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创作,例如新华社的央媒机器人“快笔小新”、今日头条的“Xiaomingbot”、南方都市报的“小南”、阿里财经系统“DT稿王”等。

 

再到现在Articoolo面向需求用户的付费写稿技术。

 

就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写稿的主要优势在两个方面——“数量”和“效率”。和传统文案写作者相比,AI可以快速完成大量阅读,根据互联网点击量数据在瞬间分析、整理出下一个热点新闻然后通过后台系统快速合成新闻,这是“速”和“量”的绝对优势。

 

去年九寨沟发生地震,而最新发布消息的是中国地震台网的一个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用时22秒让人折服。海量的新闻抓取,精准的数据加工,实时监控、快速报道等优点让AI在财政、天气预报、灾情报告等方面存在绝对优势。

 

而如今只要你提供2至5个单词描述主题,就可以产出一篇想要的文章,虽然现在成稿还需人类检验修改,但AI写作情绪化、拟人化技术仍在改进,未来极有可能无需修改。

 

那么在效率和速度上完败的文案工作者们该何去何从?

 

小编也答不上来,因为这个时代,真的变的太快了。


图片4.png


不过,美国公共广播曾找来白宫记者、前任商业记者的Scott Horsley 来与机器人WordSmith进行一场关于丹尼斯餐饮公司最新收益报表的新闻写作对决,结果是在速度上机器人以两分钟优于人类的七分钟,在质量投票上却是人类9916票远超机器人912票。


图片5.png

 

新闻稿件的字里行间里包含着记者的判断、价值观与人文关怀,这都是机器所无法企及的。就如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卢新宁在2017年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所言:“作为记者,我为地震颤抖,但机器人不会。”

 

不仅记者,文案也是。文字面对的始终是人,不仅要大量分析数据,也要揣摩人心,走进心里。即使是财经、灾情报告也需要温度,而非仅仅是速度。


内涵段子被关停,或许是......

4月10号,内涵段子被广电总局永久性关停,称其内容低俗,导向不正。

查看详情

很抱歉...小鸽暂时无法与您见面

网站目前暂不支持您正在使用的IE浏览器版本,

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E浏览器或者点击下载以下流行的web浏览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