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所有人都在养蛙,不仅小编的办公司整日围绕蛙这个话题,朋友圈里的人都在晒自己养的“儿子”,小编不禁想到上一个现象级火爆的游戏是吃鸡和恋与制作人,现在的热度似乎下降了不少,这款旅行青蛙的游戏热度能维持多久呢?
旅行青蛙是由日本厂商hit-point开发,第三方平台发布的游戏。养蛙就像养儿子,当我们玩多了本土的氪金游戏,旅行青蛙就像一股清流击中了疲惫不堪的人们。养蛙的过程中,你也终于体会到了父母亲养你的内心感受。
网上对于旅行青蛙这么火的解释五花八门,小编就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旅行青蛙为什么会这么火?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引爆点》中有三个传播法则,即附着力法则,个别人物法则以及环境威力法则。
1. 附着力法则
它告诉我们,信息如果想要快速的传播,光靠良好的内在是不行的,或许你在一些似乎微不足道的地方做一下改进,就会让信息变得令人不可抗拒。
旅行青蛙有哪些微不足道却又难以抗拒的点呢?小编认为主要有两个点:
l 没有游戏目标
首先,旅行青蛙操作很简单,就是收割院子里的三叶草,喂养来串门的邻居,收拾蛙蛙药品出门的行李,其他就是等待青蛙寄来明星片和回家。没有强烈的游戏目标,玩起来简单,这也是旅行青蛙能够迅速在中国风靡起来的原因。
l 佛系属性
游戏的所有内容都是随机的,你不能强迫蛙出门、吃饭、看书、写日记。它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寄回明信片,什么动物来串门等等,都完全不能预测。
2. 个别人物法则
《引爆点》一书中对这些特殊人物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可以发现产品价值的人,称之为“内行”;
第二种是可以扩大产品或信息影响力的人,称为“联络员”;
第三种是可以将信息进行病毒式传播的人,称之为“推销员”。
而『旅行青蛙』的传播路径就是从“推销员”到“联络员”。生活中不乏给我们推荐产品的人,可能是餐厅,也可能是美食和游戏。这些人往往能都促进事件的快速传播。
“联络员”类似于传播学中的意见领袖,在这次事件中扮演这个角色的是双微大号,比如知书少年转载豆瓣一位用户撰写的『旅行青蛙玄学攻略』在微博获得近4万转发;各大微信号不断挖掘出旅行青蛙上的各种点然后往自己的选题上靠,像情感大号“小北”从中引出爱情《旅行青蛙:暴露你爱一个人的方式》,迅速拿下10w+。
3. 环境威力法则
环境威力法则告诉我们,传播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很大。我们要利用和创造恰当的时机,条件和地点进行传播,来影响用户的行为。
“佛系”是今年年末的热词之一,旅行青蛙的游戏设定很“佛系”,符合现代年轻人的生活节奏。而大多数女性玩家天生的母爱本能也让这款游戏有了一种情感寄托。有人还把旅行青蛙和恋与制作人联系起来,调侃养男人不如养儿子,养儿子不用花钱,还不会惹你伤心。
随着旅行青蛙的热度持续飙升,对旅行青蛙这款游戏热度能维持多久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有人说这个游戏火不过一个月,也有人觉得这款游戏虽然不能一直活下去,但玩游戏的过程很舒服。小编觉得,游戏的热度确实很难一直保持。就像恋与制作人,火了一个多月热度就渐渐下去了。同样的,旅行青蛙最终也会随着下一个火起来的游戏黯淡下去。或者说,佛系一词的热度消退和母爱心理的疲倦,都会影响游戏的热度。
不管怎样,旅行青蛙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给我们带来了一丝温暖。各大营销平台和品牌都借势蹭了一波热点,旅行青蛙势必记入历史的一笔,以供下一个现象级游戏火爆的参考。